top of page

要到我们大学读研的中国同学们请注意!


从立志到写研究计划书

 

丑话在线

  研究生该先“立志于学”,而“志”来自“爱”: 你亲眼看见社会中的什么问题以及因该问题面临困难的人们,衷心希望与那些人们分忧时,你才有资格申请考研了。纯粹为了一张文凭或自我利益的人,最好别做我的学生,要不即使顺利考上,之后的日子也不好过的,只有挨骂的分。

(在我眼里的)正常思路

1. 发现什么问题或因该问题面临困难的人们。

          ↓

2. 收集有关该问题的论文和书籍,全看完后,分析并整理一下目前学术界对该问题的看法。(起码要看30-50篇论文,连这点苦都不敢吃的还要读研,简直是做梦!)

          ↓

3. 如果学术界现有的看法有什么缺陷,你就想一下能弥补这个缺陷的新的看法(=假说)。

          ↓

4. 若想到了这样的假说,你才能写研究计划书。现有的研究就是“先行研究”,这就是你批判并超越的对象。也要想一想检验你的假说时合适的案例是什么,方法是什么。

 

研究计划书该有的内容

请看看下面的文章…

  读研的目的绝不是混几年日本后过好日子(拥有这种想法的人想混都没门,我们大学不是好混的地方),而是用就几年这么短暂的时间来写一篇论文。所以需要事先准备好完美的研究计划书。研究计划书也是GAO(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要文件,若写不好,其它方面的表现再好,校方都不可能录取你的。

  简单地说,研究就是用事实来纠正现有的论文、著作等。所以考研的人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1.十分把握该领域目前有那些具有代表性的论文和著作,有什么样的热门话题。

(也就是说,你读研时最好别“改行”,不如继续研究读本科时研究过的领域。要把握一个学术领域的现况,起码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2.进行初步性的调查。

(毛主席说得太对了:没有调查过的人没有发言权。一个连靠自己糊口的经验都没有的孩子完全依靠自己的想象力进行批判简直不过是儿戏。)

 

  如果你先把握该领域学术界的现况,然后进行初步性调查,觉得现实告诉你学术界的看法(=先行研究)有什么不对,那时候你才能写研究计划书。下一步是寻找一个跟学术界的看法不同的,暂定性的答案(=你的假说)和检验假说的方法(=研究方法)。这是一个非常伤脑筋的过程。可是不逃避这个过程的勇者才能读研。

 

 

该怎么写研究计划书?(2008年版)

 

1. 读研究生的意义和研究计划书

  与本科生比较起来,研究生要有作为“知识生产者”的自觉。在我们校园,我们对本科生都呼吁积极创造知识并发出新信息。当然本科生还有退路,甘为“知识消费者”,乖乖静听老师的讲义,死背老师提供的知识在考试方面获得好成绩,也能毕业的。不过若你上我们学校“政策媒体研究科”还做“知识消费者”,就无法获得任何学位。首先要上我们研究生课程的同学们必须提交研究计划书。研究计划书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能否成功地入学。因为研究计划书就是有关研究活动的承诺书。我们先看你的“承诺书”,然后再决定可否叫你入学。若能顺利地入学,之后你就要按照自己的计划书展开研究活动并定期地向老师们和同学们报告自己的研究情况。你报告时,大家就会向你提问或建议。你的任务就是从这些问题和建议中吸取启发不断地调整研究方向,提高研究质量,最后提交学位论文。没有听听讲义赢得高分就能毕业那么简单。

2. 研究计划书的主要内容

研究计划书的主要内容有:

 1 题目

 2 研究背景和意义

 3 问题和研究目的

 4 现行研究和自己的优势

 5 研究案例

 6 调查方法和理论框架

 7 预计的成果和假说

 8 研究日程

 9 参考文献

 

3. 小案例和大问题

  案例和问题好比杠杆的支点和你要撬起来的东西。打个比方吧,你现在对中国的环境问题,尤其是对河流环境问题有兴趣。这就是你要面临的“大问题”。“大问题”的大小与研究意义的大小有关系,所以这大问题越大越好。

  但是你说你要研究这个“大问题”,也不知道到底从哪里着手才好。所以部分同学先看看书籍论文等,把它们综合一下后说成“自己的结论”。这是最糟糕的“研究”,简直是废话,与“领导讲话”没两样。(甚至是某种抄写行为。)

  你要撬起大家伙,就先要找一个“支点”(案例)。尤其是硕士生要找小点的“支点”,因为硕士课程就有两年的时间。而且这个案例要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代表性和普遍性,要不无法代表“大问题”,老师们和同学们一定会质疑说:“你到底为何选择了这个案例?”你一定要有能说服他们的充分的理由。最糟糕的理由的一个例子是:因为那个案例在离我家不远的地方。

  再打个比方吧。你现在选择“怒江修坝工程”为案例。因为怒江是一条“处女河”,在那样的河流上修大坝,在中国的环保事业上具有重大含义。而且这是中国第一个刚兴起不久的环保团体大规模参与的环保案件,对将来中国的环保运动以及市民社会的成熟有重要启发。(这个选择理由还比较有说服力吧?)

  这样一来,你就可以写(1)和(2)了。研究题目是《中国河流环保问题:以怒江大坝问题为例》。对于“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写对今后的中国河流环保问题为什么那么重要?;怒江大坝问题这个案例对有关河流环保的思考为什么有特殊意义?等等,就OK了。

 

4. 先行研究和本研究的优点

  同学有认识上的误区:他们以为所谓“先行研究”是自己的楷模。这完全是错误。先行研究却是一个你要超过的目标。首先你在你的研究领域中找几位很活跃的前辈。打个比方吧。对中国河流环保问题,尤其是怒江问题,张三写过一本书《怒江问题与环保团体》(先行研究A),李四写过一篇论文《从环保法制来看的怒江问题》(先行研究B)。A主要是着眼于地方政府和环保NGO之间的谈判过程,而B只要是着眼于环保法制上的漏洞问题。你先讲述两个先行研究的概况,然后要说自己的研究与那两个研究有何不同,跟他们比较起来会有什么样的优点。

下面是一个例子:

  “本研究既分析法制上的漏洞又着眼于环保NGO的作用,所以具有跟先行研究不同的意义。A着眼于环保NGO和地方政府的谈判过程,分析他们的关系,其实这种关系起因于法制上的漏洞。也就是说,NGO在法制上未能获得任何合法的代表性。不仅如此,而且连中央政府都没有介入该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环保NGO只能代表中央政府的意思主张‘非制度化’的合法性参与地方政府所的公共事务,为环境问题的解决而努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就可以想到下一个阶段会如何发展。地方政府和环保NGO先都理由自己现有的政治资源参与该问题,但后来为了更有利地进行谈判还争夺第二个政治资源:当地老百姓的认同。我要分析的就是这个第二阶段的争锋,以预测将来中国的环保运动形态以及以中介机构为核心的新型市民社会的形成。在这个意义上,本研究与就着眼于谈判过程或法制的先行研究显然不同。”

  若这么说明,你的优点就很清楚了。

 

5. 研究方法和暂定性假说

  还要说明研究方法和现在从方法预测的暂定性结论(=假说)。假说不过是检验的对象,而绝不是证明的对象。(如果当初的暂定性结论和最后结论完全一致的话,我敢断定这“研究”99%是失败的。)比如美国有个叫C的学者在书中探讨NGO的合法性问题。而你先学习C,援用他的方法。那么若你把他的方法援用于你的案例(怒江问题),会有什么样的结论?这就是暂定性结论。

  当然现实世界莫不可测,没那么单纯。你进行实地调查后,一定会发现任何理论都预测不到的情况。这种发现才是研究活动的乐趣。如果把案例给理论或方法输入一下就能得到正确答案,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不过是一个没什么惊喜的非常无聊的世界。田野调查一定会叫你明白我们的这个世界其实没那么单纯。有新的发现,才有新的真理。这样挖到真理之后你还能保留向理论或方法提出修正意见的权利。

 

6. 研究日程

  为了写出学位论文,你需要很多准备工作:寻找资料、田野调查等等。所以你该安排一下时间表。我一般要求每一个学生至少进行两次田野调查。

 

7. 参考文献

  写出你写研究计划书的时候参考的所有文献的名字,著者,出版社,出版年等等信息。

 

  祝你成功地写出一篇有魅力的,能叫你顺利考上的研究计划书!

 

2008年10月22日

 

 

该怎么写研究计划书?(2012年版)

 

1.中学的”自由研究”和大学本科/研究生的”研究”有何不同?

  也许你们读中学时,暑假作业中有过所谓的”自由研究”.很多时候,”自由研究”的信息来源是书籍,有时也利用一下信赖度并不高的网络信息.反正大部分”自由研究”不过是收集别人整理的信息放在一起的大杂烩罢了。

  可是大学本科生/研究生的研究不能这么简单.首先你要说别人没说过的事情.而且应该自己从现实中(不是网络或书籍)收集信息和数据,用这些信息和数据(=一次资料)来证明一下自己的说法的确属实.研究计划书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事先准备的。

 

2.确立评价的标准

  著名科学哲学家波布尔说过:对科学研究的评价都是相对性的.换换视角,同一个东西也显得不同.所以这个世界没有100%正确的看法,也没有100%错误的看法.也就是说,我们不能说”研究A是正确的,而研究B是错误的”,只能说”研究B比研究A好”。

  所以你一定要看大量有关论文,实现了解目前在学术界对该问题有什么样的看法,然后挑出几篇你认为水平最高的论文.那几篇论文就是你的先行研究。

  你一定要纠正先行研究的看法,这就是你的论文的意义所在.这好比厂家商品开发会议上的提案.你若不说自己准备开发的商品跟其它厂家的商品比较起来有什么优势,就说”我的商品会很好的”,老板也不会给你开发费.研究也是如此.你要在研究计划书上说说你的研究跟现行研究比较起来会有什么样的进步。

  但有件事情你绝对不能做:你不能把先行研究没做的事情当打击它的把柄.别人根本没打算做的事情你做了,也不算你的优势.比如有人要开发新款冰箱时,跟老板说”某某公司的吸尘器不能冷藏肉,但我的冰箱能冷藏的”,老板还不炒你这个饭桶的鱿鱼才怪.不过这不是笑话,在研究生课程中常有人说这类废话.”作为少子化/老龄化对策,先行研究A分析的是增设保育设施的政策,但我要分析的是防止晚婚化的政策,这就是我的优势.”这句话也是十足的废话,根本不是学术性的批判。

  稍微有头脑的厂家应该说”A公司的冰箱有----等特长,而我们公司要开发的新款冰箱还有----等特长.而且更省电,效率更高.这就是我们的优势.”稍微有头脑的学生也应该说”作为少子化/老龄化对策,先行研究A分析的是增设保育设施的政策.最后它说:现在最需要整备的是地方政府和当地居民共同参与的保育设施.可是居民毕竟不是保育工作的内行,居民对这种模式的保育工作放心不下.我准备通过问卷调查证明一下这种模式并没得到广泛居民的认可.与此同时,将X县Y市的模式当案例,证明地方政府和NPO合作的模式更可靠,效率更高.这就是我的论文的优势.”也就是说,你要做的是好好分析先行研究的结论,纠正它的不足,提出新的结论。

 

3.案例和方法

  那么,怎样才能证明你的看法真的有优势?这个证明过程就是“检验”.要检验,要有案例.选择案例的标准是这案例有没有先进性,代表性或象征性.比如我刚提过一个例子:X县Y市的模式.如果有”在保育工作中,Y市建立了地方政府和NPO合作的先例”或“从保育工作对象的人数来看,Y市的规模是最大的”那样的案例,你的案例选择也有一定的说服力。

  检验工作需要理论框架和调查方法。调查方法就是收集一次资料的方法,大约有问卷调查、采访、参与观察、阅读《官报》等官方文件等。但采访学者、阅读新闻等不算一次资料,那些都是别人的主观的产物,顶多不过是二次资料。问卷调查、采访等的对象一定要是案例中的当事人。

  理论框架就是整理并分析一次资料的方法。你能买到专门介绍各类理论框架的入门书。你也可以看看别人写的论文,学习别人用用他用过的框架。

  另外,如果你现在就想到“把X当案例,用这种调查方法收集一次资料,用这种理论框架分析问题的话,我会得到的结论大概是这样的”,那么这个预想就是你的假说。有假说很方便,因为你的假说和先行研究的结论不同的话,你的研究的独创性就很明显了。但你的假说绝不是你的结论,这一点要切记。假说不是证明的对象,而是检验的对象。你要单纯地证明自己当初的假说,之后你就有意无意地从一次资料中寻找有利于假说的材料进行“检验”,最后研究搞形式罢了。凡是令人兴奋的研究都有与假说不同的结论。现实总超越人类的想象力,当初想到的事情一定要被现实纠正一下。

   先行研究的到达点是伦敦。而你买新的旅游指南(理论框架)利用新的交通工具(调查方法)时,可能你以为你会到巴黎。但真的去旅行了,路上遇到了很多意外,你最后到的竟是柏林。这就是最理想的研究的结局。

 

4.写写研究计划书

研究计划书起码要下列内容:

 1 题目

 2 研究背景和意义

 3 问题和研究目的

 4 现行研究和自己的优势

 5 研究案例

 6 调查方法和理论框架

 7 预计的成果和假说

 8 研究日程

 9 参考文献

bottom of page